臺灣《聯(lián)合報》11日稱(chēng),臺“空軍司令部”表示,嘉義基地一架機號6698 的F-16V戰斗機于10日在訓練時(shí),發(fā)生起飛后座艙蓋飛脫的險情,幸運的是,該戰機緊急返降機場(chǎng),但詳細原因還在調查中。
報道稱(chēng),這架F-16V戰斗機于10日上午7時(shí)29分起飛,戰機剛拉升,地面塔臺就目擊座艙蓋脫離,飛行員也緊急回報座艙蓋掉落。幸虧后續緊急處置得當,該機成功降落。報道稱(chēng),F-16V的座艙蓋如果沒(méi)蓋緊,戰機內的警示燈會(huì )亮起。在空中發(fā)生脫罩等類(lèi)似狀況時(shí),飛行員必須立即降低速度,由僚機及塔臺引導降落;但若是極高的高度,仍有可能因為氣壓突然變化、氣溫驟降造成飛行員昏迷。
飛行員出身的“臺空軍前副司令”張延廷表示,F-16為“氣泡型艙蓋”,視野較佳,當座艙罩關(guān)閉從內部上鎖,此時(shí)儀表板的警示燈就會(huì )熄滅。若座艙罩有確實(shí)關(guān)閉、燈滅,但仍脫落就有可能是機件因素;另一種可能是飛行員未注意警示燈是否熄滅,起飛后因高度造成的氣壓升高,導致座艙罩脫落。
張延廷表示,當座艙罩飛脫后,飛行員必須壓低身體,除避免受風(fēng)造成飛行頭盔松脫外,目的是保持通聯(lián)清晰,此時(shí)要立刻讓?xiě)饳C“下降高度、減低速度”,由塔臺引導返場(chǎng)。
當前臺軍裝備的F-16V戰斗機是F-16A/B戰機性能提升的型號,主要亮點(diǎn)是換裝“號稱(chēng)能偵獲隱形戰機的新式AESA雷達”。目前臺空軍嘉義基地已接收在完成升級的50余架該型戰機,事故原因也通報美原廠(chǎng)。
只是這種號稱(chēng)“臺軍最先進(jìn)”的戰斗機竟然差點(diǎn)變成“空中敞篷車(chē)”,無(wú)論事故原因是臺軍飛行員操作失誤,還是美國原廠(chǎng)設計不當,都充分暴露出臺空軍的虛弱。
出事的機號6698 的F-16V戰斗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