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2年4月17日,駐緬英軍步兵第1師及裝甲第7旅被日軍包圍于緬甸仁安羌,陷于絕境。中國遠征軍113團星夜馳援。
18日凌晨,113團向日軍發(fā)起猛攻,殲敵1個(gè)大隊,解救了7000英軍及傳教士、新聞記者500余人。中國遠征軍以不滿(mǎn)千人的兵力,擊退數倍于己的敵人,解救出7倍于己的友軍。仁安羌大捷是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取得的第一個(gè)勝利。
在被解救出的英軍中,有一名叫費茲派垂克的英軍上尉,一直感恩中國軍人。在他晚年還寫(xiě)作還原“二戰”戰史中滇緬戰役的歷史真相,并致信英國外交大臣,敦促英國承認中國軍隊在1942年“仁安羌戰役”的英勇行為。他還以親身經(jīng)歷寫(xiě)了幾本書(shū),把當年緬甸作戰的真相呈現給世人。
2013年3月,93歲的費茲派垂克應邀來(lái)臺,再次感謝當年中國軍隊的英勇解救。費茲派垂克的行為增加了臺灣在國際社會(huì )的曝光度,也成為臺灣對英民間“外交”的象征。今年7月28日,臺灣當局防務(wù)部門(mén)派員探視費茲派垂克,祝賀他99歲壽辰。8月27日,費茲派垂克去逝,臺北駐英文化處派員參加追悼?jì)x式。
費茲派垂克去天堂了。他沒(méi)有想到的是,當年指揮中國遠征軍113團解救他的孫立人將軍,也被請出他在臺灣屏東的行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