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臺北是臺灣的首都,在1967年就升格成“直轄市”。(圖/臺灣東森新聞資料照)
據臺灣媒體報道,臺灣有網(wǎng)友發(fā)文討論,“六都”之中誰(shuí)最該被踢出“直轄市”?結果臺南市獲得壓倒性勝利,連當地人都不挺,臺北市居第二。
據報道,臺灣“六都”在組織人事和財政預算等層面比其他縣市享有更多資源,以當局統籌分配稅款來(lái)說(shuō),“六都”獲得65%,其他35%分給16縣市。
臺北市作為臺灣的“首都”,在1967年就升格成“直轄市”;高雄市在1979年改制為“直轄市”;新北市、臺中市和臺南市則在2010年晉升,當時(shí)為“五都 ”,同一年臺中縣市、臺南縣市和高雄縣市也合并;桃園市2014年也成了“直轄市”。
截至今年1月為止,臺北市人口268萬(wàn)2721人,新北市人口398萬(wàn)6348人,桃園市人口219萬(wàn)1034人,臺中市人口278萬(wàn)8828人,臺南市人口188萬(wàn)6251人,高雄市人口277萬(wàn)6786人。
有網(wǎng)友在PTT發(fā)問(wèn),“六都”之中誰(shuí)最該被踢出“直轄市”,結果臺南獲得最高票, “人口最少 ”、 “我臺南人,我也覺(jué)得是臺南 ”、“六都內還沒(méi)正式建設或擁有捷運的城市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