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(wǎng)10月16日訊 (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 通訊員 彭欽平)一向血壓穩定的老人,血壓忽然飆升至190/110毫米汞柱。細查原因,竟是服用感冒藥導致。醫生提醒,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在選擇感冒藥時(shí)需要格外注意。
70歲的馬大爺10年前患高血壓后,一直按醫生的囑咐服用降壓藥物,血壓控制得不錯。前幾天的一個(gè)早晨,馬大爺外出遛彎回家后出現鼻塞,還噴嚏連連。他覺(jué)得自己是感冒了,就吃了兩粒感冒藥。沒(méi)想到這一吃不得了,當天下午,馬大爺不僅之前的癥狀沒(méi)有消除,還覺(jué)得頭暈加重,一量血壓高達190/110毫米汞柱。家人立即將他送到醫院就診。接診的醫生詳細詢(xún)問(wèn)和檢查后指出,馬大爺血壓飆升是服感冒藥導致。因為馬大爺所使用的感冒藥里,有收縮血管并導致血壓升高的“偽麻黃堿”和“咖啡因”這兩種成分。
廈門(mén)前埔醫院內科主任醫師黃炳峰介紹,用于治療感冒的西藥中通常含有“偽麻黃堿”和“咖啡因”,主要是為了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,減輕鼻塞、流涕、打噴嚏等癥狀。這兩種成分同時(shí)還會(huì )刺激交感神經(jīng),收縮血管,導致體內血壓升高。部分用于治療感冒的中藥里,也有麻黃類(lèi)藥物,同樣可能引起血壓升高。因此,輕型高血壓患者或血壓控制良好且心臟功能正常的患者,在出現鼻塞癥狀時(shí),可短期服用“偽麻黃堿”含量較低的感冒藥;而對于重度高血壓、血壓控制不理想的患者,則應盡量避免選擇含“偽麻黃堿”成分的藥物。心血管病患者,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選用感冒藥時(shí),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以確保用藥安全。